印度安信策略,是个地处南亚次大陆,全球人口第一大国。近期安信策略,针对中国的小动作可谓不断。引发了中方的关注和重视,大概率会采取相关的措施,以应对印度的挑衅行为。
印度派遣了海军东部舰队的D-61“德里”号导弹驱逐舰、P-30“基尔坦”号反潜护卫舰和A-57“沙克蒂”号舰队油轮,与菲律宾海军的“何塞·黎刹”号和“米格尔·马尔瓦尔”号导弹护卫舰,在南海我黄岩岛附近海域搞了首次双边海上合作活动(MCA)和联合巡航。
南海,是中国的南海,史称南中国海。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以及相关海域,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
从历来的文史记载,到历代政府的管辖行为,都充分证明了中国对南海的主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菲律宾,积极引入域外力量,甘愿成为他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桥头堡”,凭借背后有某些大国的支撑,以其可以忽略不计的海上力量,在我仁爱礁、黄岩岛、铁线礁、鲎藤礁等制造事端,挑衅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让其成为南海稳定与和平的搅局者。
印度,明知南海问题的敏感性,却仍然派出三艘作战舰艇和军辅船只组成的舰队,与菲律宾在南海我黄岩岛附近海域进行联合演习,对菲律宾出售“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有意染指和介入南海局势。
此举,是印度正在推行的“东向行动”政策的具体表现,在南海刷存在感和“亮肌肉”。以此来增强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扩大印度海军在南海乃至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
对印菲在南海的联合演习,中国对此做出迅速反应,南部战区海军派出了052D型导弹驱逐舰161“呼和浩特”舰和054A型护卫舰551“巴彦淖尔”舰,在南海海域展开例行巡航,全程在目视距离内跟踪和监控,直到这支印菲混编舰队撤出南海相关海域。
中国海军对菲印在南海的联合演习,采取了果断的反制措施,应该起到了应有的威慑作用。中方的行动传递出明确的警示信号:任何搅局南海、制造热度的军事活动均在中方掌握之中。
印菲的这一行为不仅违反南海问题应由直接当事国协商解决的原则,而且也破坏了中印在 “互不干涉对方核心利益” 上的默契,无疑是对印度在南海问题上面的一次实力敲打。
安信策略
在中印边境地带,印度首次在中印边境部署两个坦克旅,分别位于拉达克和西里古里走廊,配备了俄制T-90主战坦克和俄制BMP-II 步兵战车,旨在应对所谓 “中国装甲部队的威胁”。
在藏南达旺地区强行架设第17座战略桥梁,新建3条公路直抵实控线中方一侧,并在东章瀑布区域试图建立半永久哨站,破坏了中印双方达成的 “维护和平” 的共识。
印度锡金邦正与印军合作,在相关地区建设旅游基础设施。计划于9月下旬向游客“开放洞朗地区与卓拉山口”,专门打造所谓的“战地旅游景点”。
初期每天允许30辆车前往景点,未来可能增加至每天50辆。要将印度、中国、不丹战略十字路口,打造成为所谓的“爱国旅游新前沿”。
此外,印度还计划开放加勒万河谷等曾发生中印两国士兵爆发冲突的地区,将边境问题 “娱乐化”,印度的举动可能引发游客越界和走私等风险,将进一步激化中印的边境矛盾。
印度,在中印边境的这些动作,不管是军事方面的部署,还是计划搞旅游业,都明显带有挑衅意味,尤其向印度民众灌输洞朗为 “锡金的洞朗地区”的错误历史认知,来固化对中印有争议地区的 “实际控制”,这是很阴险毒辣的行为。
这无疑将直接加剧中印边境的紧张局势,增加双方士兵的对峙和冲突的风险。中方正通过AI监控系统、无人机集群和战略威慑力量等,对印度在边境地区的行为进行反制。
据开源的国外商业卫星照片显示,在西部的某些军民两用机场,已扩大了歼-20隐形战斗机、歼-10C和歼-16战斗机以及轰-6K轰炸机、无人机的部署规模,被防务观察人士认为是用来应对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带新增陆军山地作战师和部署俄制T-90主战坦克等举动。
另外,对于印度在中印边境搞的动作,中国对此是明确反对的,强调洞朗地区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印度的单方面行动,明显违反双方的共识,不利于中印边境的稳定。
一言以蔽之,印度在南海、边境等领域的动作,系统性地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对中印关系的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及国际协调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导致双方的政治互信跌至近年来低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安信策略,倘若印度还持续误判两国关系,不断挑衅中国的利益,极有可能导致中印关系重回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的紧张状态。关注国际事务的读者,不妨静观其变。
启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