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科技部发布《关于组织申报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2025年度项目(公开竞争类)的通知》。文件指出利鸿网,新材料重大专项遵循“以需求为导向、应用为目标、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思路,围绕高温合金、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稀土新材料和材料基因工程7个重点领域部署任务,贯通材料机理规律、制备关键技术、产品工程应用等从研发到应用全过程,探索形成“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文件进一步指出,以平台能力建设为主的项目,原则上由相关领域国家科技创新平台承担;以应用验证为主的项目,突出应用导向,原则上由相关领域优势用户单位、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牵头单位承担。
2025年度项目指南内容如下所示:
一、高温合金领域
1.3 重型地面燃机用耐腐蚀单晶高温合金及大尺寸定向叶片制备技术研究(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地面燃机用长寿命耐腐蚀单晶高温合金研制
课题2:300MW级地面燃机用大尺寸耐腐蚀定向高温合金叶片工程化研究
1.10 400MW重型燃机用大尺寸单晶涡轮叶片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1.16 变形高温合金返回料再利用技术与应用验证(应用验证)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1.17变形高温合金零部件近净成形制造与应用评价技术(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1.18 高温合金零部件关键检测与可靠性评估技术研究及平台建设(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高温合金冶金质量检验技术
课题2:高温合金典型构件多尺度力学表征与耐久性评估方法
课题3:高温合金关键零部件安全评估及可靠性验证平台建设
二、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领域
2.2 700℃超超临界汽轮机用镍基耐热合金阀门和叶片紧固件研制及防护技术(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汽轮机叶片及紧固件与防护技术
课题2:汽轮机阀门用镍基耐热合金铸锻件与耐磨技术
2.3 重型燃气轮机轮盘用耐热合金钢及大型锻件制造技术(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2.8 新一代高速列车用长寿命高强韧钢及关键部件(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时速400公里级高速列车用长寿命轴承钢及应用研究
课题2:时速400公里级高速列车车轮钢及应用研究
课题3:时速400公里级高速列车高强韧大热容制动盘及耐热螺栓制造技术及应用
2.9 新一代高速列车用长寿命高强韧有色合金及关键部件(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低密度高耐蚀600MPa强度级铝合金型材及关键部件研发与应用
课题2:超高导电率高比强度铜合金接触网线材料及产品研发与应用
课题3:低密度高耐蚀550MPa强度级铝合金锻造部件研制及应用
2.10 新一代高速列车关键部件评价及关键合金低碳技术(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先进钢铁材料高效低碳电炉短流程技术
课题2:时速400公里级高速列车走行部关键部件使役工况下疲劳及磨损性能评价技术及装备
课题3:高品质典型有色金属短流程保级再生关键技术
2.11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部件与模具用钢开发及应用(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4项课题。
课题1:高强塑积与低密度汽车钢研制
课题2:高耐蚀特超高强镀锌汽车钢板系列产品的研制与产业化应用
课题3: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用特大型模具钢开发
课题4: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用特大型模具钢应用
2.12 先进钢铁材料高效化和低碳制造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动态有序、高效协同的先进钢铁材料高质化制造工艺技术
课题2:再生钢铁材料高质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2.13 深海油气管道和关键部件用耐蚀合金和不锈钢产品的研发(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4项课题。
课题1:海洋油气管道输送复合管用镍基耐蚀合金宽幅薄板研制
课题2:海洋油气水下管汇用双相不锈钢研制
课题3:海洋油气热交换器、冷凝器、泵阀用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及耐蚀合金
课题4:海洋油气管道输送用镍基耐蚀合金复合管考核评价及工程应用
2.14 深海深井用铝合金钻杆和超硬合金摩擦副的研发及应用(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4项课题。
课题1:海洋钻探用高强耐蚀铝合金钻杆
课题2:深海深井复杂环境用高性能超硬合金轴承摩擦副材料
课题3:深井钻探高强铝合金钻杆钻进行为动力学及工程应用技术研究
课题4:深海深井复杂环境用长寿命超硬合金轴承摩擦副材料应用验证
2.15 深海隔水管及配套接头用材的研发及应用技术研究(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深海隔水管及配套接头
课题2:深海隔水管及接头材料应用技术研究
2.16 深海油气输送用管线钢及耐蚀合金特殊螺纹油套管的研制及应用(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深海高温高压油气开采用耐蚀合金特殊螺纹油套管研制
课题2:深海油气输送用抗疲劳耐蚀管线钢制造与应用关键技术
2.18 核电装备用先进耐蚀合金研发及应用技术(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5项课题。
课题1:核反应堆关键部件用抗辐照钛合金应用验证
课题2:高温气冷堆用耐高压高过滤精度长寿命金属纤维多孔材料研制
课题3:高温气冷堆用耐高压高过滤精度长寿命金属纤维多孔材料应用验证
课题4:一体化小型堆用特厚耐蚀异质复合钢板研制
课题5:一体化小型堆用特厚耐蚀异质复合钢板应用验证及示范
2.19 高可焊海洋工程装备特种合金研制与应用研究(应用验证)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免预热焊接用船舶与海工用特厚板及配套焊材研制
课题2:高使役船用Al-Mg系铝合金板材、型材及配套焊材研制
课题3:船舶高使役性能耐蚀可焊抗冲击铝合金应用研究
2.20 极端环境海洋装备特种合金研制与应用研究(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深潜装备用高强高韧钛合金应用技术研究
课题2:400kJ/cm大线能量焊接油船货油舱用耐蚀钢及配套焊材研制
课题3:极地装备用低温钢研制
2.22 大尺寸特种合金材料及构件组织结构和应力/应变多尺度表征评价技术体系(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大尺寸特种合金材料及构件组织结构多尺度统计表征评价技术体系
课题2:特种合金关键构件应力/应变表征技术体系
2.23 有色金属铝/铜/镍绿色低碳冶金与合金制备(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绿色低碳铝电解及铝液合金化协同制备技术
课题2:高镍铜矿绿色冶炼与铜镍合金制备一体化技术
课题3:镍冶炼协同处理多源再生与原生资源关键技术与装备
三、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
3.1 低成本大直径高强中模碳纤维在低空飞行器及压力容器领域的应用技术(应用验证)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跨域货运无人飞行器领域的低成本制造及应用技术
课题2: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典型结构件的应用研究与演示验证
课题3:大直径高强中模碳纤维在压力容器领域的应用技术与考核验证
3.2 大直径T1000级碳纤维稳定化制备及商业航天典型结构件的应用技术(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国产大直径T1000级高强中模碳纤维稳定化制备技术
课题2:高强中模碳纤维在商业航天典型结构件上的应用技术
3.3 T1100级超高强中模碳纤维在大型客机领域的应用技术(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3.4 大直径高强型大丝束碳纤维制备及其在船舶领域的应用(应用验证)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大直径高强型大丝束碳纤维稳定制备技术
课题2:大直径大丝束碳纤维在船舶装备的应用技术
3.5 大直径中模型大丝束碳纤维制备及其在风电叶片的应用(应用验证)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大直径中模型大丝束碳纤维工程化制备技术
课题2:大丝束碳纤维在模块化风电叶片的应用技术研究
课题3:大丝束碳纤维在超大型风电叶片的应用技术
3.6 中温中强氧化铝纤维工程化制备及其在工业装备领域的应用(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工业装备领域30吨级中温中强氧化铝纤维工程化稳定制备技术
课题2:工业装备领域氧化铝纤维陶瓷基轻质热结构材料低成本制备技术
3.8 高导热氮化硼纤维工程化制备技术(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3.9 超高韧型和超高模型对位芳纶规模化制备技术(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超高韧型对位芳纶规模化制备技术
课题2:超高模型对位芳纶规模化制备技术
3.10 特种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和液晶聚芳酯纤维工程化制备技术研究(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工程化制备技术研究
课题2:新型液晶聚芳酯纤维规模化制备工艺及技术研究
3.11 芳纶在典型领域的应用技术与考核验证(应用验证)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芳纶在抗冲击防护领域应用技术与考核验证
课题2:芳纶在橡胶增强领域应用技术与考核验证
四、特种高分子材料领域
4.1 烯烃溶液聚合工业化新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5项课题
课题1:聚烯烃弹性体工业化新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
课题2:COC单体/聚合成套技术开发利鸿网
课题3:光伏及复合材料用POE产品应用验证
课题4:全乙烯单体POE弹性体开发
课题5:极性POE制备新方法开发
4.2 聚丁烯-1(PB-1)技术优化、产品拓展及万吨级装置工艺包开发(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千吨级PB-1技术优化及万吨级工艺包开发
课题2:PB-1结构调控研究及其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4.3 电工级聚丙烯产品开发及聚丙烯基电工材料性能调控机理研究(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直接聚合法电工级聚丙烯及工业化制备技术开发
课题2:聚丙烯基电工材料综合性能调控机理及优化方法研究
4.4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成套技术及茂金属催化剂关键组分开发(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成套技术开发
课题2:茂金属催化剂载体及助催化剂制备研究
4.5 SSBR官能化机理研究及在高性能轮胎中的应用验证(应用验证)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官能化SSBR高性能轮胎产品应用验证
课题2:SSBR链中及链端官能化的机理研究
4.7 液体橡胶构效关系研究及系列化产品开发(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液体橡胶系列化产品开发
课题2:高立构液体橡胶合成机制及多尺度结构构效关系研究
4.8 ECMO用PMP膜和高端包装BOPE薄膜生产技术开发及产品应用(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人工肺膜用PMP及其单体成套技术开发
课题2:BOPE专用树脂生产技术开发与膜产品加工工艺及其验证
课题3:透气膜结构性能关系研究
4.9 氦气分离膜专用聚酰亚胺材料开发及膜微结构调控机制研究(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氦气分离膜专用聚酰亚胺材料开发及工业示范装置建设
课题2:贫氦天然气用中空纤维分离膜制备及其微结构调控机制
4.10 EVOH成套技术开发及产品应用(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EVOH高阻隔膜阻隔性能研究
课题2:万吨级EVOH成套技术开发及产品开发
课题3:EVOH高阻隔树脂应用验证
4.11 生物基芳香族聚酯及其单体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及单体1,3-丙二醇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课题2: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单体乙二醇、呋喃二甲酸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课题3:生物基工程塑料聚酯产品开发及应用
4.12 秸秆基聚乳酸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秸秆基聚乳酸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课题2:生物基聚酯食品包装产品开发与应用
4.13 聚羟基脂肪酸酯制备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4.14 生物基可降解橡胶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4.15 高性能生物基橡胶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4.16 生物基长碳链特种聚酰胺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5项课题。
课题1:全生物基PA412单体及聚合物的制备技术研究
课题2:生物基癸二酸及癸二胺制备工艺优化及产业化关键技术
课题3:生物基长碳链聚酰胺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验证
课题4:生物基聚酰胺弹性体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验证
课题5:生物基透明聚酰胺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验证
4.17 生物基耐高温聚酰胺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5项课题。
课题1:生物法制备生物基1,4-丁二胺技术开发
课题2:生物基耐高温聚酰胺PA46的制备及结构性能关系研究
课题3:生物基1,5-戊二胺、PA56产业化关键技术及纺织应用验证
课题4:生物基耐高温聚酰胺PA5T/X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验证
课题5:生物基耐高温聚酰胺PA10T/X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验证
4.18 尼龙66关键单体制备成套技术开发(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苯为单一原料的尼龙66关键单体制备成套技术开发
课题2:丁二烯法尼龙66关键单体制备成套技术开发
课题3:生物基尼龙66单体及成套技术开发
4.19 高品质纺丝级尼龙66制备关键技术及阻燃尼龙66纤维制备应用验证(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高品质纺丝级尼龙66切片制备关键技术
课题2:共聚尼龙66新型阻燃技术开发
课题3:阻燃尼龙66纺丝纤维及纺织制品应用验证
五、电子信息材料领域
5.1 印刷有机发光材料体系应用示范(应用验证)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5.2 印刷显示喷墨打印装备关键零部件开发(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5.3 量子点材料与装备产业化适配性技术研究(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5.4 超薄高强盖板玻璃材料开发及应用(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5.5 拼接式Micro-LED显示关键技术开发(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高光效高可靠性红光色转换技术开发
课题2:极窄边框显示玻璃基板技术研发
课题3:大屏幕拼接式Micro-LED显示系统集成与工程化应用研究
5.6 高性能车载显示关键技术开发(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高速缺陷检测技术和工艺装备
课题2:宽温区Micro-LED车载显示系统集成与工程化应用
5.7 高视觉体验全沉浸式VR显示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验证)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5.8 高PPD虚实融合AR显示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验证)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5.9 高光效纳米LED材料与单色显示器件关键技术(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高光效纳米LED显示材料
课题2:纳米LED单色显示器件关键技术开发
5.10 激光显示用GaN蓝绿光激光器及成像器件开发(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激光显示用GaN蓝绿光激光器开发
课题2:激光显示用成像材料及器件研发
5.11 激光显示用光致聚合物材料与全息光波导器件研发(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5.12 激光显示配套材料及其在超高清投影与平板式应用研究(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5.13 超高清投影式和平板式激光显示研发及应用(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5.14 高性能印刷量子点测试验证创新平台(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5.15 近眼显示AR/VR测试验证创新平台(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5.16 新型激光显示国产器件测试与验证创新服务平台(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六、稀土新材料领域
6.2 生物医用新型稀土发光材料及应用技术(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6.5 交通运输用低成本新型稀土储氢材料开发及固态储氢装置规模应用(应用验证)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微出行用固态储氢装置规模应用
课题2:氢能燃料电池车船及分布式加氢站用固态储氢装置规模应用
6.12 新型磁动力装置在大型工业装备中的应用验证(应用验证)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大功率磁动力装置在工程机械装备中的应用验证
课题2:高速磁动力装置在流体机械装备中的应用验证
6.13 新能源汽车低能耗磁动力用稀土永磁材料、装置及应用验证(产品研发)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新能源汽车用低能耗磁动力装置
课题2:低能耗磁动力装置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验证
课题3:新能源汽车磁动力装置用稀土永磁材料及数字化制备技术
七、材料基因工程领域
7.1 材料新一代第一性原理、全尺度关联及高通量自主计算方法与软件开发(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面向新材料设计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及软件开发
课题2:面向材料全尺度关联和加速计算的智能化设计技术与软件
课题3:材料高通量自主计算方法和软件开发
7.2 多场耦合条件下合金材料制备、组织性能和服役行为的计算模拟方法与软件开发(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融合热力学与动力学计算的组织性能计算方法与软件
课题2:多场耦合条件材料制备过程和服役行为模拟计算方法与软件
7.4 基于集成计算材料工程的高端装备材料和关键构件研发(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海洋装备关键材料集成计算设计技术及全链条设计优化应用
课题2:高端关键构件典型加工工艺优化集成计算工程软件系统
7.8 材料制备加工表征的自动/智能实验技术与装备(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高端制造金属构件数字化成形加工共性技术与关键装备
课题2:金属-陶瓷结构功能一体化异质异型构件智能3D打印技术与装备
课题3:高性能组织修复材料智能自主实验技术与装备
7.13 面向新材料设计的机器学习关键算法与核心软件(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面向新材料研发的机器学习新方法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
课题2:材料逆向设计机器学习算法和技术开发与应用
课题3:材料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开发
7.16 材料科学基础数据资源节点建设(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1项课题。
7.18 材料数据汇聚融通与可视化应用关键技术(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3项课题。
课题1:材料数据自动获取与高效积累技术
课题2:材料数据资源跨节点融通共性技术
课题3:材料多模态数据可视化应用关键技术
7.19 数据和知识双驱动的新型核反应堆和催化材料设计研发与工程化应用(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数据和知识双驱动的新型核反应堆关键材料设计研发
课题2:数据和知识双驱动的新型催化材料研发与工程化应用
7.20 海量多源异构材料数据质量分级与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技术(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材料多源异构数据质量分级方法研究与应用
课题2:材料数据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和控制技术开发
7.21 量值溯源保障的材料研发质量基础平台建设与典型应用(其他保障)
本项目设置2项课题。
课题1:材料研发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技术研究和典型应用
课题2:材料多源数据产出装备的溯源及校准技术研究
来源: 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 中和碳研究院
在材料科学的前沿战场,人工智能正以“原子级精度”重塑研发逻辑,以“光速效率”重构产业生态。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微观结构到宏观性能,AI正成为新材料从0到1、从1到N的终极加速器。为助力行业人才掌握“AI+材料”融合创新的前沿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将于2025年6月12-15日在上海举办第二期“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关键技术应用”高级研修班,诚邀材料领域从业者共赴这场技术盛宴。
课程详情
课程主题: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关键技术应用
时间:2025年6月12-15日(12日全天报到)
地点:上海(线下会场,填写报名表了解具体地点)
扫码报名登记
课程内容
聚焦“技术 + 应用 + 实践”
第一模块:前沿技术篇
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材料科学研究范式?从数据驱动到智能设计的底层逻辑解析。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GANs)等核心算法在材料领域的原理与适用场景。
神经形态计算、类脑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材料模拟与智能实验中的创新应用。
第二模块:实战应用篇
材料数据获取与处理:高通量实验、数据清洗、特征工程的全流程实操。
材料性能预测:基于 AI 模型的晶体结构、力学性能、腐蚀行为等关键参数建模技巧。
新材料发现与设计:通过 AI 加速电池材料、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等前沿领域的研发迭代。
智能制造赋能:从智能工厂到产业化落地,AI 如何优化材料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课程大纲
一、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领域应用新范式
1.传统材料研发痛点
2.从“经验驱动”到“数据+模型驱动
3.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应用场景与现状
4.案例解析
二、人工智能助力材料数据获取与处理
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2.数据集构建与清洗技术
3.数据的标准化与归一化
三、人工智能大模型前沿技术与多模态应用
1.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历程简述
2.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多模态应用与前沿技术
3.材料科学中的AI 伦理与挑战
四、机器学习核心技术与材料科学领域应用
1.基于机器学习的材料设计与优化
2.机器学习在材料发现中的应用
3.层次聚类
4.逻辑回归
5.随机森林
6.特征筛选(SISSO)
7.支持向量机
五、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关键技术
1.深度学习vs 神经系统
2.浅层神经网络vs 深层神经网络
3.神经网络的拟合
4.神经网络软件分析
六、深度学习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自主化实验室
2.基于预测材料属性
3.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原子间势能模型
4.案例解析与实操
七、人工智能在材料性能预测中的应用
1.材料性质预测与分类
2.AI 算法在模拟材料行为中的应用
3.材料性能与结构关系的建模
八、AI 与高通量实验的结合及材料智能实验
1.AI 与高通量多尺度计算与数据库
2.材料计算的自动化流程
3.基于高通量的实验智能配方
4.实验数据的自动化分析与模式识别
九、生成对抗网络(GANs)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GANs 在材料生成与模拟中的应用
2.材料结构生成与优化案例
十、人工智能在新材料发现中的成功案
1.从数据到材料:人工智能在电池、合金、复合材料等领域
2.材料发现的加速与人工智能的协同作用
十一、人工智能驱动的材料创新与产业化
1.人工智能在材料产业化中的应用与挑战
2.人工智能在材料性能提升与生产工艺优化中的作用
3.企业实际案例分析
十二、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优秀成果与案例解析
备注:以上内容为拟定大纲,具体内容会根据学员需求及授课专家内容在案例及细节上有所微调。
授课导师
拟邀中国学科院+顶尖高校专家:特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单位的 AI 材料领域权威专家授课,兼具深厚学术背景与产业落地经验,聚焦 “可复用、能落地” 的实战干货。
课程亮点
稀缺性:聚焦 “AI + 材料” 交叉领域,填补市场优质课程空白,直击研发生产痛点。
实战性:案例教学占比超 40%,涵盖数据处理、模型搭建、产业落地全流程,学完即可复用。
权威性: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背书,证书纳入国家人才库,提升职业竞争力。
10余+国内外优秀案例深度解析:涵盖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成功实践。
适用人群
企业/研究院所:研发负责人、技术骨干、工艺工程师,希望通过AI提升研发效率与产品性能。
高校/科研机构:从事材料科学、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研究的学者与研究生,寻求技术落地路径。
创新从业者:对“AI+材料”感兴趣的创业者、投资人员,希望捕捉行业风口与商业机会。
报名参加
费用:4980 元/人(含专家、场地、午餐、材料、教学服务、证书等费用),
学员食宿可统一安排,费用需自理
此为证书示意图,具体以实际证书为准
扫码报名登记
往期盛况
启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